2016年5月13日星期五

理财 | 你害怕「不理財所失去的獲利機會」,还是「投資失利的可能性」?

这是近期读到蛮有意思的一篇理财文章。

如果在孩子面前对金钱避而不谈,又怎能奢望孩子懂得理财呢?这是中产阶级最常发生的事。所以最常听到父母口中说出来的话是:这是我们做工辛苦赚来的钱,不要乱乱花。

孩子学会了节省,可是从哪儿学到理财?只有等到苹果掉在头上的那一天,发现即使省钱也不够通货膨胀快的时候,才茅塞顿开,白白浪费几十年钱滚钱的时间。

你会害怕「不理財所失去的獲利機會」,还是「投資失利的可能性」?

其实我真的很害怕投資失利的可能性,非常非常害怕,可是,我更害怕辛辛苦苦赚来的钱,其价值随着时间不费吹灰之力就减半~!



想擺脫窮忙,先建立健康的金錢觀!學有錢人這樣思考... 《转载》

請試著回答這兩個問題:
Q1:你小時候問父母賺多少錢的時候,他們怎麼回答?
Q2:你敢不敢主動向老闆要求加薪?

沒猜錯的話,你的答案應該是這樣的:
A1:你爸媽從不告訴你他們賺多少錢,總是說他工作的很辛苦,才能賺到一點錢。
A2:你羞於向老闆要求加薪,甚至連朋友向你借錢,你也羞於開口要他還錢,因為「就那麼一點錢而已」。

避諱談錢,要怎麼學會管錢?
國際企業安睿理財規畫顧問集團(ipac Financial Planning)共同創辦人艾倫.艾貝(Arun Abey)在《多少才夠》一書提到,研究顯示,比起跟孩子談「金錢教育」,大多數人認為和孩子談「性教育」還比較自在一些。

問題是,如果我們從來都不談錢,怎麼建立起健康的金錢觀?

西方文化尚且如此,亞洲文化更不願意談錢。曾任麥肯錫顧問公司(McKinsey & Company)的日本時事評論家勝間和代在《錢不要存銀行》裡指出,亞洲國家的家庭教育輕視金融素養,主要原因是一般人認為「公開談錢,是不體面的」,或是「勞力掙得的錢,比用金融工具所賺的錢高尚」,導致日本的知識階層對金融投資相當陌生。

不光是家裡避開談錢,學校也幾乎沒有金融素養的課程。勝間和代引用日本金融宣傳中央委員會2003年的問卷調查結果指出,有一半以上的日本人認為自己對於金融、經濟或金融商品的知識「幾乎是零」,只有不到5%的人對投資股票、債券等風險資產有信心。

然而,問到是否該讓孩子從小學習金融相關知識,受訪者又幾乎都認為孩子應該從小開始,逐步學習金融方面的知識,顯示民眾儘管深感自己的金融智商匱乏,卻也認為學習管理自己的財富是必要的。

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曾說,理財是人生規畫中相當重要的一課。

「所謂的理財,就是了解財富的現值,」如果不培養理財能力,將有重大的損失。他解釋,低利率時代來臨(在台灣,銀行活期儲蓄存款的利率低於1%),把錢放在銀行裡,不僅不會增加財富,甚至考量通貨膨脹的效果,存款的實質購買力還會逐年萎縮。

不願意冒險,就接受資產萎縮的可能
勝間和代則說,如果你不運用自己的財富,等於平白損失可能增加的收入。因為只要懂得靈活運用金融知識,就可以同時擁有勞動收入和金融投資的收入,再用這筆收入達成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。

然而,很多人並不擔心「不理財所失去的獲利機會」,而是害怕「投資失利的可能性」。確實,每種金融工具都有風險,不過學習理財就是學習量化並承擔風險,以換取報酬。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專欄作家大衛‧史蒂芬森(David Stevenson)曾說,世界上最好的投資機會,都牽涉到同等級的高風險。賠錢固然很讓人煩心,但是你也必須小心「不採取任何行動的風險」,因為假如你完全不願意冒險,就必須接受未來絕對不對賺大錢。

更何況,大環境的經濟前景未明,工作的不穩定性增加,你永遠也不知道你會不會突然之間沒了工作!或是在低薪、長工時的情況下,有一天健康出了問題暫時無法工作,你該怎麼辦?專職投資人的艾爾文就曾經碰上這個狀況,幸虧他在二十出頭就開始理財,預存了一筆緊急預備金,還有部分來自投資的收入,才能安心休養而無後顧之憂。

承認吧!你想要、也需要更多收入。沒有任何行動,這個結果會出現嗎?

錢滾錢的速度,快過工作收入的增加
這兩年橫掃全球暢銷書排行榜大部頭經濟學鉅作《21世紀資本論》也歸結出相同的趨勢。法國經濟學家托瑪.皮凱提(Thomas Piketty)蒐集了二十幾個國家、長達200年的數據資料,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財富分配趨勢,結論很簡單:資本的報酬率通常大於整體的經濟成長率;也就是說,有錢人利用財富增生出更多財富的速度,快過一般人工作收入增加的速度。

就算你沒有富爸爸傳承下來的雄厚資本,只有自己工作攢下來的存款,根據皮卡提的研究,只要你把這些錢拿去投資的報酬率,平均而言,會高於你勞務所得的報酬率。

換句話說,如果你只把存款放在銀行裡而不去運用它,就像你在公司裡養了一批效率很高的員工、你卻不讓他們工作一樣。

不過,這裡還牽涉到關於投資理財的一個常見的誤解,許多人認為,一旦學會運用金融工具,可以輕鬆用錢來滾錢,最好的狀況就是「不必工作,就能賺大錢,提早退休」。

對此,勝間和代提醒,培養金融素養和「輕鬆賺錢」是兩碼子事!「愈是了解金融領域的知識,就愈知道世界上並沒有輕鬆賺錢的方法。」她解釋,用金融工具賺錢和靠勞力賺錢是一樣的,有的時候甚至要比靠勞力賺錢更花腦力。

新的一年,你想擺脫窮忙生活嗎?你知道,再不作為,「想變有錢(一點)」的新年新希望,還是會反覆地出現在明年、後年⋯⋯很多年後的希望清單上,希望永遠只是希望。

當然,金融知識既深且廣,不可能一次窮盡精通。本期封面故事是寫給「想要培養理財觀念、又不知從何下手的讀者」的入門書,掌握文中讓你「對金錢立刻改觀」的10行動法則,搭配基本的理財、金融工具,至少,你的資產一定會比現在多!而一旦你開始為自己打造一個「有錢腦」,你就朝「財富自由、希望一輩子不為錢所苦」的道路,又邁進了一步。


2016年5月11日星期三

好康 | Aquaria KLCC ~ 水族馆之与鲨鱼同眠


哇,与鲨鱼同眠?!呵呵,是的,Aquaria KLCC水族馆确实有提供‘此’服务,且看我一一介绍。

前星期终于成功腾出时间,和外子与女儿出席Aquaria KLCC为博客们举办的水族馆教育活动~


女儿在等待的时候画了一条鲨鱼?!那是妈妈手痒加上去的,哈哈哈


聚齐了人,主办当位派出两位经验丰富的‘导游’带领我们参观水族馆,一边解说。水族馆大致上分为7个区域。

首先我们就看吃人鱼了,好刺激@@ 其实外界都把吃人鱼的形象给黑掉了,它们其实是杂食动物,在需要时才吃肉,哈哈哈


下一个领域就是可以任你触摸的小池塘。


这海洋生物很熟悉却又很少见到(当然!几百年才去一次海边。。)


还有软绵绵 (垂涎三尺)的海参!


而我们也终于矫正了对鲨鱼的知识!猜猜看以下是什么?



是鲨鱼的卵!

接下来是沉船领域~是真船哦~ 据说特地把一艘船沉在那儿,作为某些鱼类的栖身所。

例如以下的蚌壳类。



还有拥有剧毒的Spotfin Lionfish!看到它要跑远一点,被扎到的话可是会痛不欲生。




接下来解说员让我们在热带鱼水族馆前玩一个恐怖游戏。。。



伸手摸一摸里头是什么?女人,尖叫吧!!



现在想起都会毛骨悚然 >.< 但其实这是给孩子参加水族馆教育课里的其中一环,以触摸来猜猜看箱子里的生物。

外子给我推出去参加了。哈哈哈。那我揭晓箱子里的生物咯~

1)四脚蛇  2)蠕动的虫子   2)蟑螂!!!



重头戏来咯,来到这隧道,抬头可以近距离看到各种鱼类,鲨鱼,海龟,魔鬼鱼等游来游去。



一点也不凶的鲨鱼。其实平均一年被鲨鱼杀害的人类只有数人,而被人类杀害的鲨鱼却有数以万计。 Aquaria KLCC也极力推昌:没有鱼翅,就没有杀害~ SAVE Our Fins 活动



除此之外,还看到了Cage Rage愤怒之笼活动的地点,呵呵。你想在没有潜水执照下,感受潜水近距离和鲨鱼接触吗? :D



最后我们来到Sleep with Sharks  与鲨鱼同眠活动的聚集地点。这是很有教育意义,特别为孩子设计的两天一夜活动。



孩子们将在这聚集地方‘露营’,在夜晚观看更活跃的各式鱼类游动下渐入睡梦。



当然现在大白天,大家聚集在一起不是为了睡觉啦。而是观看潜水员喂食鱼类及海龟。



参观喂食完毕,就前往Aquaria KLCC刚推出的3D新活动!在这间房里你可以看到很多你想象不到的动物。哈哈哈,记得要尖叫哦!至于里头如何运作,我就暂且保密 :P



最后在整个活动完结前,我们参观了水母,海马以及生态系统参观室。


这三间所谓的研究室,是让小小孩学习如何过滤水份,生态系统的成立等等。



女儿看仙人掌看得入神 :)



据负责人说,Aquatia KLCC在周日每天大约有三千人参观水族馆,在周末时则加倍。我为这数目感到开心,原来来支持本地好活动的人不在少数!

通过这次活动,我才了解到原来Aquaria KLCC除了提供海洋教育课程给小小孩外,还有各式令人惊喜的活动,如求婚仪式!! 哈哈哈
  • Cage Rage (愤怒之笼)
  • Sleep with Sharks (与鲨鱼同眠)
  • Dive with Sharks (与鲨鱼潜水)
  • Birthday Party (生日派对)
  • Marriage Proposal (求婚仪式)

个人觉得这是很好的学习海洋生物场所。身在马来西亚,至少要到此一游哦~ 孩子们会很兴奋的~

开放时间:每日(包括周末及公共假期):10.30am – 8.00pm.
收费:如以下


网站:http://aquariaklcc.com/

附上一段潜水员喂食的视频。可是没捕抓到喂食海龟可爱的那一刻,哈哈哈。



2016年5月10日星期二

生活 | 终于来了

看了不少公司裁员的消息,没想到如今也发生在我身上了。 

其实也不算是真正裁员,只是要把部门分两个阶段从马来西亚搬去其他较便宜的国家,8月和10月各一次。

而在这部门的同事们,可以选择前往那个国家工作,或留在公司任职其他工作(可是没有什么选择权哦,要知道你是和其他50多名同事竞争)

可惜,真的可惜没有遣散费,不然我一定会拿了走,毕竟我在公司多年,哈哈哈。

若发生在你身上,你会选择继续留在公司走一步看一步,还是早早往外跑呢?

我想,是神的安排吧,我一直想好好休息,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安排。

少了工作,自然少了很多主动收入,但多了很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,原来不管钱够不够用,我已经那么渴望退休生活了 T.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