鸟择良木而栖,这句话用能用在两个地方。
1)在股市里,说的当然是照顾股东利益,能把生意做好,赚多了也不忘和股东们分享成果的公司,来个特别股息发放或提高股息。
近日能看到类似公司的有Padini (特别股息) 以及 Matrix (提高股息~虽说是因为季报关系而把股息补发)
2)最近在面子书看到有人不齿所谓‘股票师傅’的所作所为而发的文章。贴图里都是一些不雅观的字眼,让我大开眼界。莫论谁是谁非,双方发展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可惜,不止伤财还伤身。
这也让我看到股海里有无限‘商机’。周边产品如股票应用程式或讲座都能转换成钞票。身为消费者的我们,是不是应该更好的评估上哪种‘课程’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呢?是金融股票知识?还是哪种股票程式能更准确地告诉你什么时候买入或卖出?(我倒是很好奇这类股票程式/或这名师傅怎么还不成名发达。。。)
其实有些‘好师傅’,就像一间好公司,会无私地分享好知识,甚至有些还不收费。而选择付费学习的消费者,更要谨慎的筛选这些课程咯。不怕学不到东西,倒怕‘误入歧途’,投机不着蚀把米。
如买股一样,一发现公司变质,你会如何做?就用在这里吧,快刀斩乱麻。
所以所谓的鸟择良木而栖,要拜师也要睁大眼睛看清楚。
2016年5月20日星期五
2016年5月19日星期四
幼儿绘本 | Pete's a Pizza + Pizza DIY 自制披萨~~
这Pete's a Pizza 故事可以在学前(Preschool)3-4岁Sonlight Program (在家教育书单) 的其中推荐书里找到。
这本书有12本经典绘本故事,包括晚安月亮(Good night Moon)和我之前介绍的从头到脚 (From Head to Toe)绘本.
身为妈妈的我一开始有点难体会到这本书的幽默感,尤其是我一)不常吃披萨.披萨对我来说是营养价值非常缺乏的一道快餐. 二)更别说下手做披萨啦 :P
可是当Rita妈妈提议我们俩家去Sze Wen妈妈家一起给小孩做披萨时,我却兴致勃勃~ 自己下手做披萨,我的目标是要颠覆披萨=肉食的印象!! 哈哈哈哈
为孩子们介绍彼此后,就让他们自己玩咯~ 年纪较大的会玩在一起,也比较容易有摩擦,而妈妈们除非在孩子们跑来寻求帮助时才出场,不让都会尽量让他们自己玩,通过玩乐时间学习和别人沟通交际.而年纪较小的通常都会自己玩,然后观察哥哥姐姐在玩什么,然后时不时前去捣乱一下,寻求注意力,呵呵.

妈妈们当然也趁这时候交流一下妈妈经.不一会儿就开始准备材料就绪,在做披萨活动前Rita妈妈朗读两本书 : Curious George and the Pizza Party 和 Pete's a Pizza (利用youtube音效)
准备材料:
猪牛肉番茄酱+蘑菇 - Rita妈妈
蜜糖+芝麻- Rita妈妈
面皮+芝士 - Sze Wen妈妈
菠菜+花椰菜+红椒/青椒+小番茄+生菜+芒果- 我
大家各自花了RM15左右买材料,总共RM45,却可以做出好多披萨哦!
当然披萨皮是Sze Wen妈妈事前就准备好的,因为发酵需要时间.Rita妈妈带领整个做披萨的过程,而零经验的我就做帮手咯 :D
在桌子上铺满面粉,让孩子们感受面粉的细嫩粉状,玩得不亦乐乎.
过后每个孩子拿到一个面团(Dough),就搓揉压扁面团,甚至剪形状出来,哈哈哈.
女儿玩上瘾了,她最厉害就是把面皮一片片拔下来. =v=

过后在面皮上涂一层番茄肉酱.
小孩子们边看边做出自己喜欢的披萨口味~ (同时间一些芒果粒也不翼而飞,哈哈哈)
这是以菠菜+芒果为主的披萨~ 怎样?营养价值够高了吧,哈哈哈,YUMMY,好吃!
经过20分钟的烘烤后,披萨就出炉咯!大家一人两块不同口味的披萨,大快朵颐!
当然晚上,和女儿再次翻阅这本绘本 (绘本朗读时,她把心思都放在玩具上了),她很奇怪书里的爸爸在干什么。
书名:Pete's a Pizza
作者:William Steig
读者年龄:>18月~幽默的披萨角色扮演~ 可以亲自做披萨,吃披萨,然后玩披萨骚痒角色扮演.
故事里的Pete因为雨天不能出去打球而郁郁寡欢。爸爸就想出做披萨的点子,把Pete当作面团做饼皮,还撒上不同材料放去烤炉,小孩被逗得哈哈大笑。
我把Pete's a Pizza的影片播放给她看,再阅读绘本时,和她骚痒抱抱,她才‘Pizza, pizza’得叫,哈哈哈哈。看来视频的刺激非常强大。就附上以下的Pete's a Pizza 影片咯。
这次活动让我和女儿开心满满。俩家的孩子们在临走前依依不舍,还想多待一会儿呢。
满心期待下一次的活动~ :DD
这本书有12本经典绘本故事,包括晚安月亮(Good night Moon)和我之前介绍的从头到脚 (From Head to Toe)绘本.
身为妈妈的我一开始有点难体会到这本书的幽默感,尤其是我一)不常吃披萨.披萨对我来说是营养价值非常缺乏的一道快餐. 二)更别说下手做披萨啦 :P
可是当Rita妈妈提议我们俩家去Sze Wen妈妈家一起给小孩做披萨时,我却兴致勃勃~ 自己下手做披萨,我的目标是要颠覆披萨=肉食的印象!! 哈哈哈哈
为孩子们介绍彼此后,就让他们自己玩咯~ 年纪较大的会玩在一起,也比较容易有摩擦,而妈妈们除非在孩子们跑来寻求帮助时才出场,不让都会尽量让他们自己玩,通过玩乐时间学习和别人沟通交际.而年纪较小的通常都会自己玩,然后观察哥哥姐姐在玩什么,然后时不时前去捣乱一下,寻求注意力,呵呵.

妈妈们当然也趁这时候交流一下妈妈经.不一会儿就开始准备材料就绪,在做披萨活动前Rita妈妈朗读两本书 : Curious George and the Pizza Party 和 Pete's a Pizza (利用youtube音效)
准备材料:
猪牛肉番茄酱+蘑菇 - Rita妈妈
蜜糖+芝麻- Rita妈妈
面皮+芝士 - Sze Wen妈妈
菠菜+花椰菜+红椒/青椒+小番茄+生菜+芒果- 我
大家各自花了RM15左右买材料,总共RM45,却可以做出好多披萨哦!
当然披萨皮是Sze Wen妈妈事前就准备好的,因为发酵需要时间.Rita妈妈带领整个做披萨的过程,而零经验的我就做帮手咯 :D
在桌子上铺满面粉,让孩子们感受面粉的细嫩粉状,玩得不亦乐乎.
过后每个孩子拿到一个面团(Dough),就搓揉压扁面团,甚至剪形状出来,哈哈哈.
女儿玩上瘾了,她最厉害就是把面皮一片片拔下来. =v=

过后在面皮上涂一层番茄肉酱.
小孩子们边看边做出自己喜欢的披萨口味~ (同时间一些芒果粒也不翼而飞,哈哈哈)
这是以菠菜+芒果为主的披萨~ 怎样?营养价值够高了吧,哈哈哈,YUMMY,好吃!
Rita妈妈最喜欢的满满芝士披萨(有谁抵挡得了呢?)而最特别的是她在饼皮上涂了一层蜜糖,撒上芝麻粒,天啊!太有才了,这是我目前吃到最特别的自制披萨,我现在还特别想念呢~~~
经过20分钟的烘烤后,披萨就出炉咯!大家一人两块不同口味的披萨,大快朵颐!
当然晚上,和女儿再次翻阅这本绘本 (绘本朗读时,她把心思都放在玩具上了),她很奇怪书里的爸爸在干什么。
书名:Pete's a Pizza
作者:William Steig
读者年龄:>18月~幽默的披萨角色扮演~ 可以亲自做披萨,吃披萨,然后玩披萨骚痒角色扮演.
故事里的Pete因为雨天不能出去打球而郁郁寡欢。爸爸就想出做披萨的点子,把Pete当作面团做饼皮,还撒上不同材料放去烤炉,小孩被逗得哈哈大笑。
我把Pete's a Pizza的影片播放给她看,再阅读绘本时,和她骚痒抱抱,她才‘Pizza, pizza’得叫,哈哈哈哈。看来视频的刺激非常强大。就附上以下的Pete's a Pizza 影片咯。
这次活动让我和女儿开心满满。俩家的孩子们在临走前依依不舍,还想多待一会儿呢。
满心期待下一次的活动~ :DD
2016年5月16日星期一
股市 | 镇心丸
这两天看到两位前辈不约而同分享的文章,都让我感到心里扎实,成了我的镇心丸。
股市红红红,我的组合当然也好看不了哪里去。最近的大趋势好像也看不到曙光。
之前呼啸买进卖出的声音也渐渐沉静了。真的开始看到有人恐惧了。
我是属于多数人,因为会恐惧,毕竟投资年龄尚浅,虽然可以看到很多前辈或投资家(冷眼)逆势操作的丰硕成绩,但又怎能可以确定它会很‘好运’地发生在我身上呢?(‘多数人’会拥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吧。)
我是2014年开始进入股海的,正值高峰期。投资也投机,最后还是回归投资了,因为神疼爱我,投资没多久,就来几个小熊,让我醒悟投机不及投资,慢慢赚来的钱来得稳。
如今的红海会持续多久?现在坚持下去会看到什么?
所以看到心灵上的救生圈,还是会不假思索地抓紧它,谢谢水星兄和逆风前辈 :)
Ps:点文章之名(绿色文字)可以去到他们的博客~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逆风-再回首 《转载》
记得2014年指数创下了高峰,那时许多人都全额投资。当时抽离股市,保留部分现金的股友似乎不是很多。许多人对未来充满了期望,对于那些保守不敢入市的人,这些勇敢的人总是这样的说:
整天说股市很危险,从2011年就一直说到现在,一直在等。几年等过去了,说不定再等多几年还是老样子。我们都赚了不知几多,可怜那些悲观的人白白浪费了时间,错过了赚钱的机会。
我嘛,当时是少数不全额投入的人。当时我是认为股市指数已相当高了,加上市场上似乎也不容易找到什么风险不高,可以投资的股。也许不是没有啦,是我自己懒惰,没去找。无论如何, 我承认自己的确没去找。不过也罢了,机会就留给那些勤劳的人。
不看好未来,并不表示我看坏未来。我只是认为股市增长的幅度有限,但不至于会崩盘。站在投资的立场,就是所谓的风险回筹不高,不值得去冒这个险。至于手上的票,我认为物有所值,还未达到该放手的程度。于是我就一直保留手中的票,没有进入任何新股。
2015年到来了,指数也下跌了一些。虽然如此,我还是“找不到”低估的股。该年迟些时候,终于让我发现了一两个比较保守的股。所谓保守,就是说上涨的潜力可能没有,但起码大幅度下跌的风险不高,买入拿股息还是ok的。
2015年过去了。这年,指数跌得相当多,许多股也跌了不少,尤其是之前从2009开始就已经上涨了许多的股。还好,我默默地以静待劳,手上原本的股收获丰富,后期新进买入的那两个股也略有盈余。
投资是孤独的。2014 2015当许多人兴高采烈的投入股市时,唯独我独坐冷凳,在一旁看大家表演。当大家赚钱时,我替你们开心。亏钱的,我静静地给予祝福,希望他们能反败为胜。
2016年。现在股市跌得不轻,可以听见许多人被套了,开始担心股市未来不好,不懂会不不会更下一层楼。许多人套现了,不敢再去想要不要继续进货了。
我嘛,今年开始亏损了,接下来可能亏损的幅度会越来越大了。但是,近来我开始进货了。当人们都看好的时候,我旁观。当许多人看坏的时候,我开始进货了。这是不是巴菲特所说的:当人家贪婪时,我害怕;当人家害怕时,我贪婪?
哈哈,这算不算是逆势操作呀?
许多人喜欢顺势而为,而我却喜欢逆势而为。当股市越来越低,我进的货就会越来越高。将来,当大家兴高采烈的进货时,也许你们进的货就是我现在进的货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水星-成长的孤寂 《转载》
昨天马股经过一番小动荡后, 晚上就收到来自小新网友图内的讯息, 以这种时势而言, 少有的一番较理性的留言, 看着对方的成长, 感到欣慰之余, 也记起之前歪歪写过的一番话: “当投资者变得越来越理性的时候, 其实是好事还是坏事?” 印象中逆风近来也在论坛提过大家对大市的下跌比以往淡定多了, 好像没什么感觉一样, 看中的股都不跌.
是的, 投资者变得理智, 从不同角度看待, 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. 大家能够正视自己的投资, 不将它视为赌博, 这种风气当然是值得鼓吹的, 也是本身开始写作分享的理由之一; 相对的, 当我们处于一个投资者比较成熟的环境和市场, 想以划算的价格来取得投资的机会就自然会变得更难.
即使如此, 个人还是觉得, 从历史看到的人类之劣根性而言, 市场上精明的投资者终究会比不理性的投资者来得多, 虽然整体难度提高, 但只要用心, 还是能够发掘到好的投资项目, 所以这并不足以构成担心别人变得更好就不再愿意分享的理由, 因为水星熊本身相信, 成长的事情是相辅相成的.
中学时期,面对数学和高级数学本身最擅长的这两科, 其实自己很少多花时间去独自温习, 除了专心听课和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, 就只是通过回答同学的疑问来做复习.
因为, 教导别人, 就是重新面对自己, 并且审视自己, 所以成长最多的人, 其实就是教导别人的自己, 这是过往的经验告知自己的事情, 运用在理财投资或其它层面, 其实也行得通. 唱独脚戏未必就是最理想的持续成长方式.
话虽如此, 近来论坛有素质的分享确实明显减少, 或许大家也变得精明了需要通过上课程的方式才可懂得更多, 这点自己并不怪他们, 因为知识也是宝贵资产之一, 加上一些旧博客也停止或减少发文, 令自己多少多了一些孤寂感, 同一时侯, 看着读者和身边朋友的成长, 再加上自己的惰性, 种种因素的加冕下, 实际上自己不时也真的会有一丝”功成身退”的念头闪过的时候, 但只要不钻牛角尖去想太多, 双手还是会不自觉回到键盘上开始打字, 至少目前的心情是如此, 往后能坚持多久真的说不上来, 因为当下的自己也不懂, 写得了多久就多久, 想停就停, 这也是没牵涉个人利益的随心发表和写作的好处之一吧.
股市红红红,我的组合当然也好看不了哪里去。最近的大趋势好像也看不到曙光。
之前呼啸买进卖出的声音也渐渐沉静了。真的开始看到有人恐惧了。
我是属于多数人,因为会恐惧,毕竟投资年龄尚浅,虽然可以看到很多前辈或投资家(冷眼)逆势操作的丰硕成绩,但又怎能可以确定它会很‘好运’地发生在我身上呢?(‘多数人’会拥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吧。)
我是2014年开始进入股海的,正值高峰期。投资也投机,最后还是回归投资了,因为神疼爱我,投资没多久,就来几个小熊,让我醒悟投机不及投资,慢慢赚来的钱来得稳。
如今的红海会持续多久?现在坚持下去会看到什么?
所以看到心灵上的救生圈,还是会不假思索地抓紧它,谢谢水星兄和逆风前辈 :)
Ps:点文章之名(绿色文字)可以去到他们的博客~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逆风-再回首 《转载》
记得2014年指数创下了高峰,那时许多人都全额投资。当时抽离股市,保留部分现金的股友似乎不是很多。许多人对未来充满了期望,对于那些保守不敢入市的人,这些勇敢的人总是这样的说:
整天说股市很危险,从2011年就一直说到现在,一直在等。几年等过去了,说不定再等多几年还是老样子。我们都赚了不知几多,可怜那些悲观的人白白浪费了时间,错过了赚钱的机会。
我嘛,当时是少数不全额投入的人。当时我是认为股市指数已相当高了,加上市场上似乎也不容易找到什么风险不高,可以投资的股。也许不是没有啦,是我自己懒惰,没去找。无论如何, 我承认自己的确没去找。不过也罢了,机会就留给那些勤劳的人。
不看好未来,并不表示我看坏未来。我只是认为股市增长的幅度有限,但不至于会崩盘。站在投资的立场,就是所谓的风险回筹不高,不值得去冒这个险。至于手上的票,我认为物有所值,还未达到该放手的程度。于是我就一直保留手中的票,没有进入任何新股。
2015年到来了,指数也下跌了一些。虽然如此,我还是“找不到”低估的股。该年迟些时候,终于让我发现了一两个比较保守的股。所谓保守,就是说上涨的潜力可能没有,但起码大幅度下跌的风险不高,买入拿股息还是ok的。
2015年过去了。这年,指数跌得相当多,许多股也跌了不少,尤其是之前从2009开始就已经上涨了许多的股。还好,我默默地以静待劳,手上原本的股收获丰富,后期新进买入的那两个股也略有盈余。
投资是孤独的。2014 2015当许多人兴高采烈的投入股市时,唯独我独坐冷凳,在一旁看大家表演。当大家赚钱时,我替你们开心。亏钱的,我静静地给予祝福,希望他们能反败为胜。
2016年。现在股市跌得不轻,可以听见许多人被套了,开始担心股市未来不好,不懂会不不会更下一层楼。许多人套现了,不敢再去想要不要继续进货了。
我嘛,今年开始亏损了,接下来可能亏损的幅度会越来越大了。但是,近来我开始进货了。当人们都看好的时候,我旁观。当许多人看坏的时候,我开始进货了。这是不是巴菲特所说的:当人家贪婪时,我害怕;当人家害怕时,我贪婪?
哈哈,这算不算是逆势操作呀?
许多人喜欢顺势而为,而我却喜欢逆势而为。当股市越来越低,我进的货就会越来越高。将来,当大家兴高采烈的进货时,也许你们进的货就是我现在进的货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水星-成长的孤寂 《转载》
昨天马股经过一番小动荡后, 晚上就收到来自小新网友图内的讯息, 以这种时势而言, 少有的一番较理性的留言, 看着对方的成长, 感到欣慰之余, 也记起之前歪歪写过的一番话: “当投资者变得越来越理性的时候, 其实是好事还是坏事?” 印象中逆风近来也在论坛提过大家对大市的下跌比以往淡定多了, 好像没什么感觉一样, 看中的股都不跌.
是的, 投资者变得理智, 从不同角度看待, 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. 大家能够正视自己的投资, 不将它视为赌博, 这种风气当然是值得鼓吹的, 也是本身开始写作分享的理由之一; 相对的, 当我们处于一个投资者比较成熟的环境和市场, 想以划算的价格来取得投资的机会就自然会变得更难.
即使如此, 个人还是觉得, 从历史看到的人类之劣根性而言, 市场上精明的投资者终究会比不理性的投资者来得多, 虽然整体难度提高, 但只要用心, 还是能够发掘到好的投资项目, 所以这并不足以构成担心别人变得更好就不再愿意分享的理由, 因为水星熊本身相信, 成长的事情是相辅相成的.
中学时期,面对数学和高级数学本身最擅长的这两科, 其实自己很少多花时间去独自温习, 除了专心听课和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, 就只是通过回答同学的疑问来做复习.
因为, 教导别人, 就是重新面对自己, 并且审视自己, 所以成长最多的人, 其实就是教导别人的自己, 这是过往的经验告知自己的事情, 运用在理财投资或其它层面, 其实也行得通. 唱独脚戏未必就是最理想的持续成长方式.
话虽如此, 近来论坛有素质的分享确实明显减少, 或许大家也变得精明了需要通过上课程的方式才可懂得更多, 这点自己并不怪他们, 因为知识也是宝贵资产之一, 加上一些旧博客也停止或减少发文, 令自己多少多了一些孤寂感, 同一时侯, 看着读者和身边朋友的成长, 再加上自己的惰性, 种种因素的加冕下, 实际上自己不时也真的会有一丝”功成身退”的念头闪过的时候, 但只要不钻牛角尖去想太多, 双手还是会不自觉回到键盘上开始打字, 至少目前的心情是如此, 往后能坚持多久真的说不上来, 因为当下的自己也不懂, 写得了多久就多久, 想停就停, 这也是没牵涉个人利益的随心发表和写作的好处之一吧.